研究方案是研究课题初步确定后,对研究工作所作的书面规划,也称研究计划。研究方案是如何进行研究的具体设想,是研究实施的规划图和路线图,主要回答为什么研究,研究什么和怎么进行研究等问题。
制定研究方案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明确研究的方向和范围,确定研究的目标、内容、方法,具体规划研究的步骤和程序,预设研究可能取得的成果。概括起来就是使研究思路清晰化;使研究任务具体化;使研究过程文本化。
微型研究方案的内容大致包括研究什么、为什么研究、如何研究和预期成果等。
一、研究什么
研究什么主要是阐述研究的主攻方向、研究的范围和操作内涵。这一部分不仅要表明研究的主题,还要明确研究的目的以及研究的内容,并对课题的核心概念或关键词进行界定。
1、课题名称
课题名称是课题最高度的概括,表述时尽可能概括研究课题的主要要素。名称主要包括研究的对象、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方法,简称课题名称的三要素。
2、课题概念的界定
课题概念的界定就是对课题的关键词做解释。研究时要把涉及的概念、术语弄懂弄透。
界定的内容包括研究范围的界定、模糊概念的界定和关键词的界定。
模糊概念、关键词一般要从两个方面界定,一是从内涵上,即本质特点;二是从外延上,即所包含的范围。
对概念和关键词的界定有两种方法:一是抽象性定义,二是操作性定义。
所谓抽象性定义,是对研究中出现的关键性词语或提法作特殊解释。这种解释可以从文献中寻找合适的定义,但这种定义缺乏具体的指导意义。更好的研究定义应该能够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的需要,对文献中的相关定义进行修改并赋予研究者自己的理解和认识。
操作性定义是从具体的行为、特征、指标上对变量的操作进行描述,它有利于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可观测、可操作的项目,通过操作性定义,便可进一步明确变量的可观察、可测量、可操作的外显性指标和特征。
3、明确研究的目的
课题研究目的的确定要注意两点:一是不要与教育目的相混淆;二是研究目的不能笼统、模糊。研究目的是研究的“航标”,它不仅仅是一项课题研究要达到的结果,也是对所研究的问题解决的程度。微型课题研究的目的不在于多,关键指向要具体明确。研究目的通常用“动词+名词”的短语来表述。如,“通过小练笔训练的研究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”、“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作文水平”。
4、分解研究的内容
在微型课题实施研究阶段,落实研究内容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:一是只有课题而无具体研究内容;二是研究内容与课题不吻合;三是课题很大而研究内容却很少或研究的课题小而研究的内容多。
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确定研究的内容:一是问题的现状与归因;二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。研究问题的现状是解决“是什么”的问题,这是整个研究的基础;归因研究是追问这个问题是怎么形成的,形成的原因有哪些类型和特点,是解决“为什么”的问题,是为了寻找解决问题的“突破口”和“抓手”。所谓“抓手”即解决问题的载体、切入口、突破口等。
研究内容可以看成是课题名称的具体化,是对课题的分解,是课题具体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,是课题研究的抓手。课题相当于一篇文章的题目,课题研究内容相当于文章中的段落标题。
二、为什么研究
1、介绍研究的起因
研究起因即研究的背景、原因、缘由等。也称为问题的提出。研究的起因首先要分析课题产生的背景,或基于什么样的情况研究这个课题的,即根据什么、受什么启发而进行这项研究的。其次,要说明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,即为什么要研究,研究的价值是什么,解决什么问题。
2、说明研究的依据
微型课题研究的依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:一是理论依据;二是实践依据。
三、如何研究
1、确定研究的对象
研究对象有总体研究和抽样研究。如果是总体研究,对总体范围要有具体说明;如果是抽样研究,则要说明抽样方法和样本容量。
2、选择研究的方法
从具体的应用角度看,微型课题研究的方法一般有文献研究法、观察法、调查法、实验法等等。在实践中常常出现选择、使用方法不当的问题。一是没有方法,凭经验、主观臆测或猜想得出数据或结论;二是方法不当;三是方法运用不严谨、很随意。
3、研究实施步骤
研究步骤是研究方案的主体,是研究的路线图,愈详细愈便于实施。每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,每个阶段需要的时间安排都要在方案中体现出来。
四、研究成果及其呈现方式
在研究方案中设计出成果形式,从研究者角度来说,可以明确将来用什么表现研究成果,从研究的起始阶段就可以着手向这方面努力,积累材料,构思框架,进行分工,以利于形成研究成果。从课题研究的管理者角度来说,可以据些进行检查验收。
评论